2018-2019学年历史同步岳麓版选修2学案:第五单元 第17课 为了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同步岳麓版选修2学案:第五单元 第17课 为了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4)结果:国民党违背和平民主原则,制造一系列暴行。

  2.政治会议的召开

  (1)召开: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

  (2)内容: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

  (3)结果:国民党破坏政协协议,挑起内战。

  3.第二条战线

  (1)背景:全面内战爆发。

  (2)含义:共产党在国统区领导了以学生运动为中坚、各阶层爱国人士广泛参与的人民民主运动。

  (3)意义: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有力地配合了前线的军事斗争。

  

  国民党实行"以党治国"的模式,党组织延伸和渗透到社会、产业、文化、教育各个部门和组织中去,直达基层。在中国政党制度史上,这种以政党代替君主的独裁形式是首创的,所以叫做现代独裁。

                                  

  三、土地改革

  1.抗战时期的"双减双交"政策

  (1)目的:团结一切力量支持抗战。

  (2)内容: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

  (3)作用:农民负担减轻了,地主也保有一定的经济利益,双方都支持抗日民主政权,愿意为抗日出力。

  2.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1)实施及内容:

  ①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表《五四指示》,实行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②1947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2)意义: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中共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实行不同土地政策的根本依据是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不同。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是次要矛盾;解放战争时期,国内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四、中国社会性质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