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章第3节 摩擦力 教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章第3节   摩擦力   教案第2页

  就尝试采用实验探索、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加强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使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探究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规律的全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设计思路

  首先从体验开始比如"搓手"引出"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的概念、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等内容。再用"毛刷"试验进一步验证静摩擦力的存在。再通过演示试验过渡到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观察轴承,得出滚动摩擦力;同理得出"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产生条件、方向。再通过体会,提出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猜想,进而设计试验对其猜想进行验证,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变量,最终对试验进行分析,最终的得出结果。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求课堂活动应具有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的特征,使得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构建知识、交流互动和共同成长的和谐平台和建立情感、心灵对话的场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价值观;同时在课堂中使学生体验学习的苦与乐,高效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充实注重学习过程;要完成这些目标,就必须摆正师生的位置,采用多元化的鲜活教学手段来充分调动学习主体(学生)的积极性,层层深入的探索,紧凑和谐的步调,恰如其分的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求知欲和高度投入的激情,运用适时的激励,充分激活物理课堂。以"问题导引,启发探索,互动交流、精讲释疑"为教学思路的自主型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课堂努力做到"六要":即教材要让学生读、问题要让学生提、过程要让学生说、规律要让学生找、实验要让学生做、结论要让学生下。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指导、帮助。只讲学生不知道、不理解、不清楚的疑点、盲点和难点,这样,我们的学生才有自主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以帮助他们完成由"学会"到"会学"到"好学"的转变;从而通过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节就是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正确认识摩擦力,并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让他们正确理解摩擦力的规律以及运用知识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滑动摩擦的规律.知道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能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

  3.认识静摩擦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4.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5.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