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一 第五单元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一 第五单元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学案第2页

  3.世俗权力

  (1)国家权力为神所授,是唯一合法的权力,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2)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深度点拨] 罗马天主教会主张"因行称义",宣称人们必须以教会为中介,履行复杂的圣礼,多做"善功"才能"赎罪";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认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称为"义人",就可以得救,马丁·路德的主张承认了教民与上帝对话的主动权,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特权。

  三、马丁·路德改革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

  1.对德意志:冲击天主教会统治

  (1)迅速得到广泛传播,不少宗教团体陆续接受了路德新的宗教思想。

  (2)掀起了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推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爆发了闵采尔领导的农民起义。

  (3)路德把《圣经》译成德文,有利于宗教改革的拓展,也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4)1555年,德意志确立"教随国定"的原则,路德派取得合法的地位。

  2.其他影响

  (1)人们不再盲目迷信罗马教廷的说教,出现了新的基督教派,称为新教。

  (2)首次在天主教神权统治体系中打开了缺口,为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深度点拨]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为德意志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1.16世纪初,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不仅严重阻碍了德意志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使得天主教会有很大的影响力。

  2.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是对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特权的否定,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思想统治,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