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1.4 区域经济联系
2019-2020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1.4 区域经济联系第2页

技术合作,实现经济互补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②外向的竞争性:某区域经济集团以整体优势与其他经济集团相抗衡,提高本地区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和政治地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类型多种多样,如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等。

【投影】世界上主要的区域经济组织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PEC )、东盟自由贸易协定( AFTA )、欧洲联盟( EU )、欧洲自由贸易协定( EFTA )、欧洲经济区( EEA )、东亚经济论坛( EAEC )、美加自由贸易协定( CUSF T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NAFTA )等。

【板书】2.经济全球化

【点拨】主要指生产内、贸易、投资、金融、管理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活动,包括生产资料、信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性配置与重组。它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交织、逐渐融合的重要表现。在世界范围内,需要确立规范经济行为的国际规则,逐步建立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它给世界各国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给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和地区提出了新了挑战。

【提问】同学们知道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吗?

【投影讲解】青藏铁路唐古拉车站。它是青藏铁路全线海拔最高处的中间站,同时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青藏铁路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工程之一,除这一工程以外,同学们还知道有哪些工程吗?(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板书】二、东、西部经济合作

【阅读思考】阅读教材第25页,总结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主要取得了哪些成效?

【教师总结】对口帮扶明显;合作项目不断增加;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实现了合作的"双赢"。(可举例说明,如我们县市的老师会派往西藏支教)

【承转】两地实现合作双赢尤其体现在对西部丰富资源的合理利用上,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东部又解决了资源短缺的危机。下面我们结合实例来理解和学习这一点。

【板书】二、资源跨区域调配

【提问】请同学们回顾以前所学的地理知识,说说我国水资源、能源资源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能源资源东少西多,南少北多。 所以我国采取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进行优势互补。

【提问】资源跨区域调配有什么重大意义?

【点拨】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承转】投影北方缺水的图片,引出南水北调。

【读图思考】投影课本图1-21"南水北调东、中、西线规划示图",并阅读教材第26页内容,思考:(1)南水北调工程连接了我国哪几条大河?形成怎样的总体布局?(2)说出东、中、西线工程的具体线路,它们各自有什么优、缺点?

【点拨】(1)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2)东、中、西线工程的优、缺点:

线路 优点 缺点 东线 东线调水,位于长江的下游,抽水量有保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同时,有现有的河道、湖泊可利用,工程费用小,修建较快,现已付诸实施。 抽水需要大量电能,运转费用大。 中线 水质好,覆盖面大,地势南高北低,可以自流引水,运转费用可以大大节约。 要开挖和修筑很长的专用供水渠道,工程量巨大。 西线 水质好,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大渡河上游引水入黄河,调水量大 开挖长隧洞穿过巴颜喀拉山,地形复杂,工程量大,可利用的设施少。 【探究】投影书本27页的活动探究:收集南水北调的有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看法,阐述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