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学案第2页

2.发展:20世纪90年代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特点:迅速传播信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作用: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考点一 近代报刊业的繁荣

  【例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民报(指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纸)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指1873年)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次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之所为。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材料二 朝旨废八股改试经义策论,士子多自濯磨(指改旧换新),虽在穷乡僻壤,亦结数人合订阅沪报一份。而所谓时务策论,主试者以报纸为蓝本,而命题不外乎是。应试者以报纸为兔园册子(指明清时鄙视八股文选本的叫法),而服习不外乎是。

--《东方杂志》(第14卷第6号)

  材料三 《清议报》1898年创刊于日本,刊式与《时务报》多有相似之处,编辑水平则更上层楼......梁启超为该报撰写了30多篇论说文以及大量诗文。《清议报》......一面痛斥"逆后贼臣",歌颂光绪圣德,一面热烈倡导民权,着重以"哲理"启迪国民。

  材料四 1909年,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该报以"实行大声疾呼,为民请命"为宗旨,揭露清政府统治的腐朽黑暗,革命色彩鲜明。内容分言论、记事、丛录三部分,辟有社说、专论、诗话、艺苑等栏,并配合时事新闻,登载有关政治、时事、社会生活的图画,以讽刺画为主,行销甚广。

  --材料三、四摘自《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五 《新华日报》是我们党在国民党统治区所办的一个公开的日报,它经历了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初期。在九年多的时间里,它在国民党统治区帮助党教育了整整一代青年,为党争取了广大人民群众,影响是很大的......国际上,从欧美各国政府到各种政治势力都是从《新华日报》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