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人教版高中区域地理专题:不同尺度地理分异学习提纲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人教版高中区域地理专题:不同尺度地理分异学习提纲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优势条件 ①位置优越,交通便利;②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③西部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④森林、矿产、水产等资源丰富 ①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②绿洲地区土壤肥沃,水源丰富;③草场、能源资源丰富;④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便于发展国际贸易 限制条件 ①部分工业原料、能源需进口;②岛内市场狭小 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②荒漠广布;③交通不便 经济特征 ①季风水田农业;②盛产甘蔗、茶叶、樟脑及热带、亚热带水果;③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①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棉花、甜菜、瓜果为特色农产品;②重要的畜牧业基地;③能源开发,有望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基地。"西气东输"主要气源地   考点二|典型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的环境分析

  

1.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图所示: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

(1)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坡面越长,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

②降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渗透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土壤:土壤性质疏松,容易遭受流水侵蚀;土壤性质黏稠,不易遭受流水侵蚀。

④植被: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土壤易被侵蚀。

(2)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

①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③修路、开矿、采石等不合理的工程建设。

(3)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①总体措施。

a.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护坡工程(缓坡修筑梯田、鱼鳞坑等,陡坡封坡育林育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b.非工程措施:主要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是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护措施。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等以及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如等高耕作、轮作套种、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②具体措施。

a.压缩农业用地。

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提高生产效率,逐步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这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

b.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以水土保持林为主,因地制宜地营造防风固沙林、经济林(苹果、梨、核桃等)、薪炭林、用材林等。

c.改善天然草场质量。

超载过牧的地区应适当压缩牲畜的数量,提高质量并改善放牧管理,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场,以利于水土保持。

d.有计划地做好煤炭开发区的土地复垦工作。

黄土高原是我国最大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基地,避免由于煤炭开发而引起的大规模水土流失。

3.长江沿江地带的可持续发展

(1)长江沿江地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①地形条件:地势低平,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且平原东西排列,有利于农业、交通等的发展。

②气候条件:夏季气候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水运等的发展。

③资源条件:资源丰富,种类多,有利于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的发展。

④水运条件:黄金水道,我国最优越的内河航运,有利于与沿海航运接轨等。

(2)长江沿江地带开发

上游 中游 下游 开发状况 水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重点。水能主要集中在源头至宜宾段;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是我国众多大江大河的水源地 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平原为主,江河密布,气候温暖湿润,人口稠密,有利于农业发展;"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