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三下第1课时 复式统计表(教案)
人教版(新)三下第1课时 复式统计表(教案)第3页

  集中交流汇报: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从每张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小游戏:"快问快答"--抢答。提示:看着你们手中的4张小统计表回答。(准备好了吗?)问:哪个小组的男生最多?哪个小组的女生最少?四个小组的总人数是多少?

  谈话:为什么我快问你们不能快答呢?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们一眼看出答案来呢?

  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把这四张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大统计表。

  【新课讲授】

  1.认识复式统计表。合并、完善统计表。(课件逐步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

  谈话:合并,好主意!如何合并呢?合并后的统计表会是什么样子呢?

  先独立思考,想好后组长组织小组交流。(交流完的小组请举手示意)

  集中汇报交流。(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边展示课件边讲解。

  引导学生在黑板上板出"复式统计表"。

  教师请同学们先认真的观察这张表,想一想,表中的各个栏目各是什么意思?我们先来观察"表头"。提问:"表头"被分成了几个部分?"性别"是对哪一行的概括?(是对第一行的概括)"组别"是对哪一栏内容的概括?(是对第一栏即第一竖行内容的概括)这一栏除了四个兴趣小组的名称外还多了什么?这里的"总计"和第一行中的"合计"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合计的是每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的和,总计的是四个小组的男生总人数,女生总人数和男女生总人数的和)"人数"是对表中哪些部分内容的概括?(是对所有空格里的数字的概括)对这张表还有什么问题吗?

  2.填写统计表。学生先独立填写。

  小组内交流。先填什么,再填什么,最后填什么。

  集中交流:统计表的填写顺序。提醒完成统计表后要注意核实数据,并填写填表日期!

  引导发现:两种求总人数的方法起到了验算的作用。

3.比较新、旧统计表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