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选修6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人教版 选修6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第2页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课前准备】把班级学生分成四组:酸雨资料收集组、光化学烟雾资料收集组、臭氧层遭破坏资料收集组、温室效应资料收集组,分别对酸雨的概念、形成原因、危害、防治等课题收集资料。

  【新课导入】大气层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又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让它免受来自宇宙各种射线的伤害,但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导致大气的污染,轰动世界的八大公害中就有五起是有大气污染造成的,今天我们来了解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多媒体播放】多媒体播放大气污染图片(解说)

   虽然大气也具有一定的自净作用,但若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超过大气环境容量(自净能力)时,就会产生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是多方面的。

  【板书】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一、大气污染概述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64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 什么是大气污染?

(2) 大气污染物的成分有哪些?

(3) 大气污染的成因有哪些?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大气污染(Atmospheric pollution)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数量(浓度)超过大气的正常含量,并且持续足够的时间,足以对人、生物、材料、气候产生不良影响和危害的现象。

  (2)大气污染物类型:

  气溶胶状污染物:粉尘、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

  气体状态污染物:S02和NOx等。

  (按照国家环境标准,把粉尘、雾、降尘、飘尘合并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悬浮物改为总悬浮颗粒物(T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