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案
免费下载《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案第3页

        第 2 课时: 确定位置(2) 教学内容 课本第16页例2、练一练,练习三第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物体的位置,提高学生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2、进一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熟练运用数对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位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呈现 (出示图)

第4行 ○ ○ ○ ○ ○ ○ ○

第3行 ○ ○ ○ ○ ● ○ ○

第2行 ○ ○ ● ○ ○ ○ ○

第1行 ○ ○ ○ ○ ○ ○ ●

第 第

1 ......... 7

列 列

请用数对表示图中A、B、C的位置。

A(3,2) B(5,3) C(7,1)

你是怎么确定位置的?说说你的想法。

二、学习活动:

1、教学例2。

(1)出示没有标出行与列的公园平面图。

你能试着标出平面图有几行几列吗? 尝试标行与列。

(2)出示完成的方格图。

图中行与列的标法与上节课所学例题及练习题的标法有什么不同?

说说:第3列是哪一条线?第5列是哪一条线?第3行是哪一条线?第5行是哪一条线?

想一想,怎样用数对表示书报亭的位置? (2,3)

(3)分组讨论:儿童乐园等其他景点的位置怎样用数对表示? 谁能说说确定景点位置时可以怎样找?

(4)观察比较。

看一看,表示儿童乐园与书报亭位置的数对有什么特征?这说明什么呢?

还有哪些景点的位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呢?

2、练一练。

(1)完成第1题。

你是怎样找到这些点的?围成的是什么图形?为什么?

(2)完成第2题。

三、检测评价:

1、完成练习三第4题。

怎样用数对表示试验小学和图书馆的位置? 实验小学(5,5)中两个5表示的意思是否一样? (3,2)(2,3)表示的位子哈相同吗?为什么?你能找出这两个位置在吗?

2、完成练习三第5题。

3、自学"你知道吗" 学生介绍自己了解了哪些知识。

4、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了什么收获?对于用数对确定位置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说说在确定位置时我们可以怎样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