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语文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八 名句名篇
2011语文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八 名句名篇第3页

  "忧",若联系后面与它对举的"暗恨",理解了词意,就不会误写了;第二句中"暗"的意思是"绿柳成荫",易误为"岸";第三句中"销"的意思是"熔化",易误为"消"。

  (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类词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例如:为由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以上三句中,"教"容易误写成与之同义的"叫","长"容易误写成"常","材"容易误写成"才"。

  (四)要留意具体环境

  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瓮》)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第一句如果不联系"卖炭的老人虽然衣衫单薄,却愿意天气寒冷卖个好价钱"的具体语境,就可能想当然地把"愿"写成"怨";第二句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就会把"始"写成"使";第三句如果不联系"晴空""排云"这两个语境,就会把"霄"错写成"宵"。

  (五)要留心语句顺序

  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一部分学生不知就里,往往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导致把语句顺序颠倒,白白丢了分。

  例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以上这四句,稍不注意,就很可能写错顺序:"春色满园"写成"满园春色","淡妆浓抹"写成"浓妆淡抹","歌诗"写成"诗歌","孤帆一片"写成"一片孤帆"。

(六)要注意语句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