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三维设计人教版选修3-5浙江专版:第十九章 第3、4节 探测射线的方法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三维设计人教版选修3-5浙江专版:第十九章 第3、4节 探测射线的方法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第2页

  C.由于α粒子的速度小,不易显示其径迹

  D.由于α粒子的电离作用强,其径迹直而粗

  解析:选D 在云室中显示粒子径迹是由于粒子引起气体电离,电离作用强的α粒子容易显示其径迹,因α粒子质量较大,飞行时不易改变方向,所以径迹直而粗,故只有D正确。

  

核反应   [探新知·基础练]

  1.核反应定义

  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

  2.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人类第一次实现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N+He―→O+H。

  3.遵循原则

  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辨是非](对的划"√",错的划"×")

  1.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反应:7N+He=8O+H。(×)

  2.写核反应方程时要遵循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释疑难·对点练]

  1.核反应的条件

  用α粒子、质子、中子,甚至用γ光子轰击原子核使原子核发生转变。

  2.核反应的实质

  用粒子轰击原子核并不是粒子与核碰撞将原子核打开,而是粒子打入原子核内部使核发生了转变。

  3.原子核人工转变的三大发现

  (1)1919年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反应:

  N+He→O+H。

  (2)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核反应:

  Be+He→C+n。

  (3)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同位素和正电子的核反应:

  Al+He→P+n;P→Si+e。

  4.人工转变核反应与衰变的比较

(1)不同点: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是一种核反应,是其他粒子与原子核相碰撞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