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二 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二 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教你读史]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概括其发展状况。

  [提示] 出现短暂春天,发展速度、规模空前;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

  [教你读史]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29年后""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表明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提示] 曲折而艰难地发展。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1)时间短暂。从1912年至1919年,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兴旺似昙花一现,只能是"短暂春天"。

  (2)发展不平衡。轻工业尤其是纺织业、面粉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3)地区分布不平衡。民族工业大都集中在沿海一带,而广大的内地较少。这主要是由于沿海一带商品经济比较发达,自然经济较早瓦解,地理条件较优越等。

  (4)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与自然经济相比,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作用   

  [材料一] 自从民族工业这个"童养媳"进了家门,自然经济这个"婆婆"的地位便日益受到威胁了。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

  [教你读史]

  "受到威胁"说明民族工业对自然经济具有瓦解作用。

  [提示] 民族工业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材料二] 范旭东是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代表人物。当他兴办的永利碱业公司出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