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上学期鲁教版 必修三: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上学期鲁教版 必修三: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学案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

材料二 北京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及长江武汉段流量示意图。

1.分析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答案 自然原因:全年降水量较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冬春季节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春旱严重。

人为原因:人口密集,人均径流量少;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发展迅速,用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紧张程度;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和污染严重;人类长期的不合理活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

2.中线调水工程的起点是____________。中线与东线调水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

除此之外,与东线相比,中线方案的有利因素还有哪些?

答案 丹江口水库和三峡库区 中线基本上是自流输水,而东线穿黄前需要逐级提水 有利因素:水源稳定;水质较好。

3.结合北京的气候和长江流量资料,分析如何解决供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答案 由于北方缺水期正是长江的枯水期,所以可先用三峡,丹江口等水库把水蓄积起来,然后再进行调水。

4.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还必须同时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