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版必修二:第二单元 第4课 《诗经》两首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版必修二:第二单元 第4课 《诗经》两首 学案第2页

靡家,狁之故。'云云。"这可视为《采薇》之作的时代背景。

三、文体知识

  诗 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四言诗

  四言诗是诗体的一种。"四言"指四字组成的诗句。四言诗是古代产生最早的一种诗体。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虽杂有三、五、七、八、九言之句,而基本上是四言体。

  四言诗体盛行于西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除楚辞外,其他诗作出现不多。西汉一朝虽也有五言体兴起于民间歌谣,但文士之作,大体还是用四言体。但东汉之后,五言诗很快取代了四言诗的地位。但仍有不少诗人写作四言诗。如三国时期的曹操父子,魏末的嵇康,西晋的陆机、陆云,东晋的陶渊明等。同时,也出现过若干佳作,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人们至今吟诵不绝。钟嵘《诗品序》说,时人对于四言,"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

四、归纳整理

《氓》

(一)通假字

1.氓之蚩蚩 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2.匪来贸丝 通"非",不是

3.于嗟鸠兮 通"吁",感叹词

4.犹可说也 通"脱",解脱

5.隰则有泮 通"畔",岸边

(二)古今异义

1.至于顿丘

 古义:到,到达。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2.秋以为期

 古义:两个词,以,把;为,当做。

 今义:认为。

3.三岁为妇

古义:多年,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