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高考历史素养突破总复习(人民版)讲义:专题8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提升课(八)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新高考历史素养突破总复习(人民版)讲义:专题8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提升课(八)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产资源的开采在古代就已经开始了,排除B项;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1965年,排除C项。

答案 D

视角2 历史趋势--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知识点拨】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开展"一五"计划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计划经济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阻碍社会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开展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高速、稳定、繁荣发展。

【考题例证2】 (2019·天津河北区模拟)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材料说明我国(  )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D.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解析 题干中"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说明市场在商品定价中真正发挥了市场配置的作用,故A项正确。

答案 A

视角3 社会思潮--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知识点拨】 中共八大后,中共中央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轻率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的三年严重困难。党中央虽然进行了调整,但随后延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劫难。

【考题例证3】 (2015·福建文综,18)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