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第二课《哭泣的自然》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下)
思想品德:第二课《哭泣的自然》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下)第2页

  1917年,佛罗里达狼灭绝,原产于北美。

  1918年,卡罗莱纳鹦鹉灭绝,野生灭绝在1904年。

  1922年,犀牛中国境内灭绝。

  1925年,高加索野牛灭绝,原产于欧洲。

  1937年,巴厘虎灭绝,原产于印尼巴厘岛。

  1942年,红鸭灭绝,野生灭绝在1942年,原产于印度。

  1947年,普氏野马中国境内野生灭绝。

  1948年,袋狼灭绝,原产于澳洲。

  1964年,冠麻鸭灭绝,原产于亚洲。

  1972年,爪哇虎灭绝。

  麋鹿:1900年野生灭绝,全世界不超过3000头,因为是18头鹿的后裔而存在遗传缺陷。

  华南虎:仅存 50只在动物园中。

  雪豹:野外生存有 1000~2000只。

  白鳍豚:不超过 100只。

  扬子鳄:不超过 1500只。

  大熊猫:野外生存有 1000只左右。

  黑犀牛:从 1970年的6万头锐减至3500头。

  指猴:1966年曾有9只,后来命运不详。

  绒毛蛛猴:仅余 100只左右。

  滇金丝猴:野外仅存 1000只左右。

  黔金丝猴:现存 700只。

  白眉长臂猿:中国野生量仅 50~70只。

  环节四:在这尘土飞扬的世界上

  1.展示有关沙漠、对森林的过度砍伐、草原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沙尘暴等图片或者视频资料。

  2.阅读教科书中关于土地资源与荒漠化的相关内容。

  3.结合图片或视频谈一谈自己身边的关于土地沙漠化的问题。

  4.分小组讨论:土地荒漠化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问题的根源;面对这个尘土飞扬的环境,我们应该注意解决的问题。

  最后小组汇报。教师总结,补充。

  环节五:干渴的世界

  1. 播放缺水的公益广告,引起学生关注。

2. 学生阅读关于缺水的有关资料。(资料见"教学参考资料"或教科书第 11 页的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