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教案2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教案2第2页

  师:历史上的扬州曾经盛极一时,可后来却逐渐衰落了,直至今天,它的经济发展也远远落后于邻近城市。扬州为什么会兴盛,后来为什么又会很快衰落呢?

  生:扬州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京杭大运河的开凿,而后来的衰落是因为清末大运河淤塞,加之海运的发展以及京沪线的修筑,使大运河的地位衰落,所以城市也随之衰落了。

  师:分析得很好!可见交通线的兴衰对城市的影响很大。与扬州命运相似的还有被称为"运河之都"的山东济宁。

  师:交通不仅影响城市空间形态,还会影响到商业网点的分布。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板书)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3~84页有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媒体展示:思考题)

  1.山区和平原地区商业网点在分布特点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2.为什么在沈大高速公路旁建造这样一个大型服装市场?建在这样一个地方有利可图吗?

  (学生相互交流后回答问题)

  生:山区和平原地区商业网点在分布特点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山区的商业网点的密度比平原小,这是因为山区交通闭塞,交通线路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所以,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也就很难伸展到那里。

  生:高速公路沿线因为有便捷的交通,可以吸引大量的购物者,商业网点建在该地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媒体展示:本市简图,课前布置学生画出本市简图,在图上标注主要的商业中心)

  师:这是我们同学自己画的本市简图,请同学们分析我市商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生:我市的商业中心有许多个,最大的商业中心位于步行街,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在很多住宅区内还有很多商业小区,一般也位于住宅区的中心位置。

  师:商业中心的这种分布特点体现了怎样的布局原则?

  生:交通最优原则。

  师:从以上材料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交通运输不仅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还会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引导学生阅读案例3,思考下列问题)

  (媒体展示:思考题)

  1.北京商业中心的发展变化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2.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的变化和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阅读思考后回答)

  生:北京的商业中心分布和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钟鼓楼市场、三足鼎立格局形成、环路沿线商业中心出现。

  生:钟鼓楼市场的衰退与大运河运输地位的衰落、运输方式的变化密切相关,后两个阶段与城市交通干线形态变化紧密联系。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交通线路的改变不仅影响城市的发展,也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有的集镇因位于河道航运的终点而商业繁盛;当险滩被清除,航道向前延伸时,集镇的这种集散转运地位随之消失,商业逐渐衰落;或者由于公路改线导致集镇衰落,如陕西省勉县的长林镇。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讨论了交通布局变化带来的两方面影响: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请同学们将今天所学的知识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在课后对本地区的交通发展带来的变化作一次社会调查,写一篇地理小论文《交通发展带来的变化》。

  布置作业

  走访当地有关部门,或者访问长辈,了解历史上当地交通运输布局发生过哪些变化,对本市的聚落形态有什么影响,把调查结果用图或文字表达出来,并且写一篇地理小论文《交通发展带来的变化》。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