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4章第3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性质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4章第3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性质 教案第3页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提供素材、确定研究对象,导入新课:

1、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和播放与酸雨有关的图片和短片,以及二氧化硫漂白食品.

观看图片并思考

①、本节课研究对象是什么?

②、从材料中你能大体了解到此物质的可能有哪些性质和作用? 通过观看素材,使学生知道"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问题一:CO2溶于水的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H2CO3 ,那么SO2溶于水是否也会发生化学反应呢?其产物又是什么?能否设计实验证实你的猜测?

教师提供:SO2水溶液 NaOH溶液 HCl溶液 大理石 NaHCO3溶液 酚酞试液 石蕊试液 pH试纸 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将会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猜想,并解释其猜想的依据,且用教师提供的实验用品,开放性地设计实验(可以用pH试纸,也可用石蕊试液,还可以用大理石,NaHCO3溶液等)。 1、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探索解决新的问题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个性的发展。

2、由此让学生认识SO2溶于水所形成的水溶液显酸性,让学生认识到这是SO2 作为酸性氧化物所具有的一般性质。

问题二:SO2作为酸性氧化物还具有哪些性质? 请学生根据原有知识,以及教师提供的实验用品,进行验证。提供的用品为:NaOH溶液 Ba(OH)2溶液 HCl溶液 BaCl2溶液 大理石 NaHCO3溶液 通过回忆以及实验,学生构建与原有知识-酸性氧化物的联系,从而可以总结归纳出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与水反应、②与碱反应、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④与盐反应等 。这将有利于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网络化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