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第3页

同学们,爸爸在呼唤什么?

(采用多种形式来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指导学生不仅有声情并茂的"读",还要有潜心思考的"悟"。)

④评价爸爸的死

面对临走之前还在挂念着和平的爸爸,你如果是那位中国孩子,你又会对爸爸说些什么?

读第五段中的句子。(指导朗读,可以让学生把"他"改为"你",来评价,这样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要读出对爸爸的崇敬之情。)

3、汇报交流对当今世界和平环境的认识

过渡:可恶的战争夺去了亲爱的爸爸的生命,那么世界是不是因此就太平了呢?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1)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教师点拨:"51年前",指的是1945年(小作者写这封信是在1996年),全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从那场战争结束后,人们就以为再也不会发生战争,渴望永久和平,希望和平之神永远留在人间。但是现实并不随人愿,近几十年来,局部动荡,战事不断,人民饱受苦难。

(2)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①交流课前搜集的图片或资料,认识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如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美国轰炸南联盟、9·11事件、美国轰炸阿富汗、巴以冲突......

②教师播放一段战争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及人民的苦难。

③这可恶的战争夺去了无数的无辜生命,一个个鲜活的人,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万恶的战争化成了一组组数据: (出示:1991年,海湾战争,12.5万人死亡;1994年,卢旺达事件,50多万图西族人被杀;1995年,阿富汗战争,5万人死亡;1999年,科索沃战争,6.5万人死亡,几万人致残;2001年,"9?11"事件,3600人死亡;2003年,伊拉克战争,几万人死亡。1948年至今,有1600名联合国维和人员壮烈牺牲......)

同学们,这就是战争送给我们的礼物,你们此时想说些什么呢?(看完后学生一定震惊,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借机让学生发言说自己的看法。)

这无情的战争,夺去了他们的幸福和快乐,甚至生命,为此,我们禁不住根中国中国孩子一起发出呼声:要和平不要战争!

4、 汇报交流作者发出的呼吁

自读最后一段,跟作者一起激情呼吁!

①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小作者在为"我"的家人及深受战争苦难的各国孩子呼吁。

  ②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小作者在为全世界所有热爱和平的母亲、妻子、孩子呼吁。

③ 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l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为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这是小作者的美好心愿,是所有中国孩子的美好心愿,也是全世界孩子的共同心愿。

④训练感情朗读,产生情感共鸣。(此时,本课进入高潮阶段,点燃学生的激情,发出内心的呼唤!采取想象读,比赛读,引读,齐读等各种方法来朗读。)

(三)指导实践,升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