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 四下《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 四下《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第3页

二、合作探究   1.故事中搜集小数。

  新课伊始,教师创设故事情境,学生续讲故事,带学生走进故事情节,并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觉搜集有关数学的信息。

  师: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吗?孙悟空有一根神奇的金箍棒,大家看看,这件宝贝神奇在哪儿?(指名学生说一说。)

  师:看,妖怪来了(课件出示情境图)。谁来给大家讲讲后面发生的事情。

  学生结合情境讲故事。

  师:在他讲故事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些数学信息?

  学生说出0.009,0.09,0.9,9四个不同的数,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师: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开始是多长?(学生答出0.009 m)0.009 m有多长?你能在直尺上找到吗?

  学生独立在直尺上找一找,指名学生到前面呈现在实物投影上(9mm)。

  师:你是根据什么知道0.009 m是9 mm的? 引导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得到结论:把1m平均分成1000份,一份是1mm,其中的9份就是9mm,即一千分之九,用小数表示就是0.009。

  2.换算中发现变化。

  引导学生根据0.009换算成9mm的方法,把0.09m,0.9m,9m也换算成用毫米表示的数?集中观察,发现大小变化。

  师:0.009 m可以看成9mm,那0.09 m,0.9m, 9m分别是多少毫米呢,你是怎么想的,同桌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0.009 m=9mm

  O.09m=90mm

  O.9m=900mm

  9m=9000mm

  1.看整数找变化。

  引导学生集中观察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大小变化,进而迁移到对小数的大小变化的关注。

  师:请大家从上往下仔细观察,以毫米为单位的这些整数是怎样变化的?(学生独立观察,指名汇报。)

  师:从上往下观察,这些整数不断变大,那说明左边的小数会怎样变化?为什么?

  小组里相互交流想法,指名汇报。

  2.看位置找变化。

  引导学生继续从上往下观察,每个小数和第一个小数比较分别扩大到了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

  师:这几个小数中都有9这个数字,从上往下观察,怎么会有10倍、100倍、1000倍这样的大小变化呢?是谁的变化引起的?(学生再次独立思考。)

  小组里探究交流,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小数点的位置变化情况。

  学生汇报探究的结果,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

  师: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是怎么变化的?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那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呢?小组里完整的说一说。

  学生汇报,课件整体呈现从上往下观察小数点移动,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

  3.换方向找变化。

  借助前面的经验,引导学生从下往上观察,自主探究小数点位置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随之有什么变化。

  师:根据前面的学习经验,如果从下往上观察,你能不能发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

  小组里继续探究。

  学生汇报,课件演示,并指导学生用手比划小数点的移动。

  教师指导:9的小数点在9的后面,向左移动一位,点在9的前面,前面没有数就用O来占位。

  课件整体呈现从下往上观察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集中呈现,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说一说,记一记。

  师:谁能具体介绍一下,从上往下观察,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小数的大小又是怎样变化的?从下往上观察呢?

  结合学生的汇报,呈现规律表,学生填一填,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