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 5第2页

  (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观看一幅中国画,明白"渲染"就是用颜色涂抹,"勾勒"是用线条勾边儿。"不用墨线勾勒",指的是小丘柔缓得没有明显的界限。"翠色欲流",是说草原上的小丘由于绿颜色浓厚,就像要流下来一样。"欲",是"将要"的意思。流到哪里去呢?"轻轻流入云际"。这里是说,绿色的草原一望无际,与天相接,仿佛翠绿的颜色流入了天边。(与"万古长青"、"一碧千里"区别。)

  (5)"这种境界......"这一句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心境。"惊叹",是因为第一次看到草原,处处感到新奇,对满眼的翠绿,感到惊讶。"久立四望",是留恋草原景色,总是看不够;"低吟小诗",是想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可能吟什么诗)

  (6)"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大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不同的心情对周围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类似的感受。比如人心情好时,会觉得小鸟在向人歌唱,树枝摆动是为人鼓掌。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能背的背诵。

  6.质疑。

  7.建议课后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感受草原,或赞美草原、关注草原的实践活动(如画、写诗或文、配乐朗诵、编歌、找图片、搜集描写草原的诗歌、办手抄报......)。

                 第二课时

  1.课文不仅写了草原的景美,还写出了内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人情美)。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如"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许多人"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客人;他们盛情款待来客:"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姑娘们为客人唱歌、跳舞,小伙子表演套马、摔跤等等。)

  2.据课文的描述,分角色表演欢迎远客、盛情款待、联欢话别等场面。

  3.课文的结尾"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是点题之句,读后体会其中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

    (这一句进一步点明了让作者流连忘返、不忍离去的原因是草原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

  4.课文中还用了不少比喻句,来描绘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画出来体会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