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人教版 必修三 3.1能源资源的开发学案
2018--2019学年 人教版 必修三  3.1能源资源的开发学案第2页

(3)位置适中, ⑨

2.面临的挑战:

a. ⑩ 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

b.西电东送使晋煤的市场份额缩小。

  c. ⑪ 等清洁能源的开采使得国内市场对晋煤的依赖减弱。

  d.晋煤的开采条件下降,开采成本上升,竞争优势逐渐丧失。

三、能源基地的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目的: ⑫ 。

   措施:扩大规模,增加产煤量。

   结果: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的外运能力-目的: ⑬ 。

  措施:加强交通设施的建设。

  结果:形成了以 ⑭ 为主、 ⑮ 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由北到南:大同-秦皇岛线 神木-黄骅港线 焦作-兖州-日照铁路线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目的: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和推动我国 ⑯ 的调整措施:

  a.建设 ⑰ ,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b.发展 ⑱ ,为冶金工业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结果:提高了能源输出结构水平和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结果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 ⑲ 十分单一。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⑳ 经济结构效益低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2."六五"时期:

  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煤碳、铁矿、铝土矿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延长了生产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结果:单一的经济结构变为 ○21 ;原料工业超过采掘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引水工程建设:原因--重化工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山西省年降水量少,抵消水缺乏。

缺水严重的地区--晋北和晋中,最大的引水工程---万家寨引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