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第2页

 窗体顶端

  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1、出示图书箱,引导学生:从你的位置观察,你能看到什么?

2、让学生在盒子上指认

3、指名介绍

活动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1、观察图书箱,说说在自己的位置上能看到的,随机认识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2、找找自己带的盒子(长方体形状)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3.交流中感悟"正面"的不同含义

以学生熟悉的图书箱为观察对象,在看、说、指等一系列活动中,调动多种感官,协同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并初步感受到因为观察的位置或角度不同,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同的。25分钟

  二、 在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盒子,体会观察结果的不同。

  1、布置观察任务,明确观察要求,指导观察方法。

2、教师巡视,注意收集不同的资源

3、组织交流与评价

随机引发思考:从一个位置观察,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

  三、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观察,鼓励学生不断挑战。

1、从正方体的三个面观察

2、观察老师拼搭的两个正方体,想象后与视图连一连

3、按要求摆图形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初步体会正方体的每个面的形状都是正方形,通过想象与观察结合,学生初步感受图形与视图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全课总结 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1、出示图书箱,引导学生:从你的位置观察,你能看到什么?

  2、让学生在盒子上指认

  3、指名介绍   1、观察图书箱,说说在自己的位置上能看到的,随机认识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2、找找自己带的盒子(长方体形状)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3.交流中感悟"正面"的不同含义   以学生熟悉的图书箱为观察对象,在看、说、指等一系列活动中,调动多种感官,协同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并初步感受到因为观察的位置或角度不同,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同的。   二、 在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盒子,体会观察结果的不同。

  1、布置观察任务,明确观察要求,指导观察方法。

  2、教师巡视,注意收集不同的资源

  3、组织交流与评价   1、布置观察任务,明确观察要求,指导观察方法。

  2、教师巡视,注意收集不同的资源

  3、组织交流与评价   从一个位置观察,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

  窗体底端   三、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观察,鼓励学生不断挑战。   1、从正方体的三个面观察

2、观察老师拼搭的两个正方体,想象后与视图连一连

3、按要求摆图形

  窗体底端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初步体会正方体的每个面的形状都是正方形,通过想象与观察结合,学生初步感受图形与视图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全课总结   学生交流评价   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