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岳麓版选修一课改地区专用讲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改革 第2课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岳麓版选修一课改地区专用讲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改革 第2课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事劳作的进行惩罚;招徕三晋地区的无地农民到秦国进行垦荒。

②作用: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3)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

3.政治: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1)全国设立41个县,各县设有令和丞,由国君任免,强化了中央集权。

(2)推行什伍连坐制度,相互监督。

(3)实行轻罪重刑,强化法律意识。

4.文化: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采取焚烧诗书措施,推行耕战政策。

知识点三 商鞅变法的结果及评价

1.结果:商鞅遇害,但是新法未废除。

2.评价

(1)打击了旧贵族,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

(2)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3)是战国时期的最彻底的一次变法,推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

【概念阐释】 什伍连坐制

商鞅变法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分居独立编户,同时按军事组织把全国吏民编制起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十家连坐。国家加强了管理,直接控制了全国的劳动力,保证了赋税收入。

【易错提醒】

1.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不是防止兼并土地,而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以便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商鞅变法中的焚烧诗书会摧残文化,连坐法导致法律严酷,重农抑商会阻碍商品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消极影响。

3.秦孝公死后,虽然商鞅被害,但是由于新法适应了时代发展趋势,在秦国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