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6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6第3页

一、 创设情境,引探算法。

1.引出问题,进行估算。

⑴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准备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海洋博物馆,

想去吗?大家看学校先安排哪几个班去参观?

(出示第8题的主题图)

⑵师:那么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2辆车,每辆车又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大家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好,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

(想好后小组交流)

2. 反馈。

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认为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可以合乘一辆车。剩下的二(3)班和二(4)

的同学再合乘一辆车。

第二种:认为二(1)班和二(4)班的同学也可以合乘一辆车。剩下的二(2)班和二(3)班可以再合乘一辆车。

......

3. 验证。

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乘车方法,这些方法行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好吗?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验证呢?(引出可以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⑴对第一种乘车方案的第一个问题进行验证。也可以请小棒帮忙,算好后在小组里

交流。

⑵汇报。

可能会有以下的方法:

方法一:用口算验证,先算30+30=60,再算60+6=66,没有超过70,所以这两个班可

以合乘一辆车。

方法二:40+30才等于70,36+30当然比70少了,所以可以合乘一辆车。

方法三:用小棒来帮忙,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6根,就是66,比70少,可以合乘一辆车。(课件演示)

方法四:用竖式算,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6+0=6,在个位下面写6:十位上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也等于66。(课件演示)

 ⑶讨论你喜欢哪种算法,但保留大家的意见。

⑷用你喜欢的方法对第一个乘车方案的第2个问题进行验证。比较得出用竖式计算又对又快。

4. 学习列竖式计算。

⑴师:看来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还是挺好的。那么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应注意什么呢?(请刚才用竖式计算的学生上来介绍。)

计算方法:首先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再从个位开始加,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也有些同学可能是从十位开始加的。)

35+34=69

⑵师:真不错,在验证第一种方案的过程中大家创造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对这种方案进行验证。

在验证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再指名反馈。

(第1个问题:36+34,个位6+4满十了要向十位进1。36+34=70正好可以坐满一辆车。

第2个问题:30+35=65,个位相加没满十,不用进位。65比70小可以乘坐一辆车。)

⑶同桌说说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呢?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基本练习。

说出□里可以填几,(四人小组每人一题)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

59+40= 20+67=

59 20

+40 +67

□□ □□

24+63= 46+24=

24 46

+63 +24

□□ □□

2.独立练习。

任选一组题目,用竖式做做

⑴62+17= 36+24=

⑵3+84= 43+17=

3.我帮你检查。(练习)

17+20=19 23+17=30 50+26=76 42+38=80

 1 7 2 3 5 0 4 2

+ 2 + 1 7 +2 6 +3 8

 1 9 3 0 7 6 8 0

⑴说说错误原因

⑵订正。

三、联系生活,运用数学知识(出示课本13页第1题。)

1.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他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评价。)

2. 比比谁聪明。

37 45

+ 2□ +□5

59 70

四、教师小结

师:今天同学们可帮了老师的大忙了,不但想出了乘车的办法,还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板书:笔算加法)。不过,老师有一事不明白,你们为什么不安排二(1)班和二(3)班的同学同乘一辆车呢?这个问题留下来给大家课后解决,下一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好不好?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执笔教师 执教教师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课 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P11~P12例3,练习二第3~6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在具体情景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熟练掌握进位加竖式计算。

2、发展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形成具有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教学难点 明确为什么进位,怎样进位等问题。 教学方法 讲解、练习、对比、合作 教学准备 小棒,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参观博物馆的情景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二(1)班和二(2)班、二(3)班和二(4)班分别可以合乘一辆车。那猜一猜还有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怎么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引导列出加法算式。

预计学生列出以下算式:[板书]

30+35 [ 二(2)班和二(3)班] 30+34 [ 二(2)班和二(4)班]

36+34 [ 二(1)班和二(4)班] 36+35 [ 二(2)班和二(4)班]

2、你们会计算吗?请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

3、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自然引导得出二(2)班和二(3)班、二(2)班和二(4)班、二(1)班和二(4)班可以合乘一辆车,但36+34、36+35可能不会计算。)那这节课我们就先来探讨36+35怎么计算吧!

(注:如学生没列出36+35这个算式,教师可以给出问题:那么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引出算式36+35。)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想办法算一算36+35。(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用小棒、竖式或口算等方法来解决问题。)之后,要求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是怎样计算36+35的。

2、请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注:以下几点汇报的顺序可以是随机的,但如果是汇报列竖式计算,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摆小棒来说理)

(1)请摆小棒的学生汇报。要引导学生说出:怎样加?先加什么?让全体学生明确:把单根的小棒合并,6根加5根有11根,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处,还剩下1根单根的小棒。再把整捆的小棒与整捆的合起来。3捆加3捆,再加新的一捆是7捆,合起来一共是7捆1根,即71根。

(2)请列竖式的学生汇报。(边说教师边板书)引导学生说出:先加什么?怎么写?你认为应从哪一位算起?为什么?最后共同得出:先加个位上的数,6加5得11,在竖式横线下面的个位写1,在竖式横线上面的十位上进1,然后把进上来的1与十位上的数加起来一共是7,在横线下的十位写7。特别注意在算十位上的数时要把进上来的1先加上,以避免遗忘。

(3)请口算的学生汇报。提问: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口算时应注意什么?

3、比较小结:和我们前面学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比,有什么不同?(揭示课题)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4、根据上面的计算,二(1)班和二(3)还能合乘一辆车吗?

5、做一做

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边做边思考书上提出的问题。订正时指名说"个位上6加7得( ),该怎样写?""个位上6加4得( ),该怎样写?"

(注意:引入时的算式36+34,如果在前面没解决,可在这里解决。)

三、总结提高

1、小组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从十位加起来进位方便吗?

2、汇报总结。(1)要把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3、我们到海洋馆去看看[出示教材第12页情景图]。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哪些问题?能帮小朋友芳芳算一算吗?(各请几位学生回答、板演、订正。)

四、巩固运用

1、做练习二第3题。摆一摆,算一算。投影校对。

2、做练习二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强调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

3、做练习二第5题。独立完成,要进行对比。

4、做练习二第6题。订正时要让学生说出错在哪里?怎样改正。

5、做第12页思考题。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