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历史选修一 第三单元 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历史选修一 第三单元  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第3页

  封建王朝推行的改革,其本质上是为加强封建统治,因而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探究点 评价彼得一世改革 

  [史料探究]

  材料一 17世纪末,俄国只有21个手工工场,主要使用农奴劳动。中央政务由按沙皇意愿设置的几十个部门负责,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盛行。地方的"督军"权力广泛,往往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当时的俄国只有陆军,没有海军。士兵一面当兵,一面还从事手工业和做买卖。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很少。全城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也只占总人数的23.6%。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

  [答案] 彼得大帝改革是时代的要求。17世纪末,西欧各国发展迅速,而俄国却还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

  材料二 18世纪中期,俄国的手工工场大有增加,俄国的贵族开始建立手工工场,手工工场中广泛使用农奴劳动。

  --《世界近代史资料选辑》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手工工场大有增加"的原因。

  [答案] 彼得大帝鼓励私人开办企业。

  材料三 正如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所说:"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的进程为其做了准备,同时,它又是带强制性的上层革命......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巨大的痛苦"?

  [答案] 彼得一世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增添许多新税种,强迫农民终身当兵等措施来加重农民的负担,对农民非常残暴。

  [结论形成]

  彼得一世改革的意图、性质和特点

  1.意图

  (1)他的改革有改变落后面貌、跻身于强国之林的一面,这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2)但是他的改革又有服务于侵略扩张的一面,改革是为了打开出海口,扩大疆域,而这又不利于欧洲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