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1.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二课时)精品学案(鲁教版必修一)
地理:1.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二课时)精品学案(鲁教版必修一)第3页

2、地貌的变化及其成因

难点:

1、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断

2、地貌的变化及其成因

二、学习过程

1 、两千万年以来,珠穆朗玛峰地区抬升了大约两万米,但珠穆朗玛峰海拔只有8848.13米。

2、黄河每年将16亿吨泥沙输往下游,大部分注入渤海,但千百万年来,渤海的轮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3、上述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二、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形成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地貌景观。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一)内力作用的"足迹"

展示《岩层分布示意图》--褶皱、断层直观图

  思考:沉积岩在形成时一般为水平或接近水平分布,可是为什么在山区常常看到岩层是弯曲的或是断裂错位的?

阅读本部分图文完成下列问题:

1、填表

地质构造 形成 基本单元 岩层形态 地貌形态 褶皱 断层 11. 褶皱和断层在形成过程及地貌上有何异同?

12. 图2-1-10与2-1-11中的构造和地貌有何异同?并解释原因?

4、研究这些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何意义?具体说明。

承转:内力作用为地表形态的形成提供了"粗毛坯",外力作用就像一位雕塑师,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