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岳麓版选修一课改地区专用讲义:第二单元 中外近代的改革 第5课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岳麓版选修一课改地区专用讲义:第二单元 中外近代的改革 第5课 Word版含答案第5页

主题 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史料研读]

史料一 封建制度的巨大中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它把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巨大的政治体系,......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了一圈神圣的灵光。它按照封建的方式建立了教阶制。最后,它本身就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的地产的整整三分之一。要在每个国家内从各个方面成功地进攻世俗的封建制度,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

史料二 16世纪伟大的宗教改革使得互不了解的各国人民突然接近起来,并且通过新的共同信仰,紧密联合在一起。维登堡大学教授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系统阐发了宗教改革的主张,得到大多数师生的支持。该大学的自由教育吸引了布鲁诺前往。加尔文在巴黎大学受过严格的思想训练,他的《基督教原理》被认为是16世纪最有学术价值和最严谨的宗教著作。他创办了日内瓦学院,毕业的传教士被派往荷兰、英国等地;他领导的宗教改革使荷兰摆脱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并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二幕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加尔文教是当时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的真正的宗教外衣。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

和《大革命与旧制度》

1.史料一反映欧洲宗教改革的原因,天主教会是欧洲封建制度的中心,反对封建制度就必须摧毁天主教会的统治。

2.史料二反映欧洲大学对推动欧洲宗教改革发挥重要作用,宗教改革家来自于大学,大学培养了大量人才。宗教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1)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