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第一单元:除法》教案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版《第一单元:除法》教案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第3页

检查签阅 第 周,应备 课时,实备 课时,共 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

课 题      搭一搭(一)(认识余数) 学 习 目 标 1.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法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有余数除法意义,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

3.初步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能顺利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 点 难 点 重点: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法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难点: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法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 法 选 择 操作法 课 型 新授课 课 前 准 备  课件 小棒 是否采用 多 媒 体 是 教 学 时 数 1课时 教 学 课 时 第 1 课时 备 课 总 数 第 2 课时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淘气和笑笑在玩摆小棒的游戏,4根小棒搭一个正方形,13根小棒可以搭多少个正方形,还剩几根?

二、操作探究

1.学生用13根小棒搭正方形,交流思考过程.

2.认一认,想一想。

横式应怎样列呢?13÷4=3(个)......1(根)

你能说一说每个数在操作过程中表示什么?

特别是余数1,为什么它要剩下?

填写单位是难点,所以引导学生说一说。

3.搭一搭,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

(1)操作并填写表格。汇报填写算式和单位。

课件出示主题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解决问题。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同桌讨论,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全班集体交流。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

组织搭一搭,填一填,

学生对情境图进行观察,并认真思考解决问题。

学生同桌讨论,用已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再小组内讨论怎样列出算式。

学生了解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