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教案第2页

(3)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五口通商后,买办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社会阶层。

(4)社会生活:一些中国人开始穿西装、吃西餐、建西式花园洋房、举行西式婚礼。

(5)思想观念:西方思想文化等也随之传入中国,一些地主阶级认识到西方的先进,开始改变夜郎自大的观念,从主张学习西方到付诸行动。

鸦片战争后我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表现出哪些特点?(练习上)

(1)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冲击。

(2)速度:在国内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沿海、沿江地区交通便利、商业比较发达、解体的速度较快一些,边远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解体的速度较慢。

(3)结果:由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结果,因此在自然经济解体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4)过程: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二)、洋务运动与洋务企业

1、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1861(安庆内军械所)--1895(甲午战败),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的境,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也称同光中兴:咸丰去世以后,中国进入一个特定时期,就是"同光中兴",历史书上也称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日趋衰败的清朝统治出现了所谓"同光中兴"的局面,中外出现了"暂时和好",洋务运动也蓬勃开展起来,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也"平息"了。)

(1)背景: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处于内忧外患的形势;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的打击;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消除内患,抵制西方侵略,维护清朝统治。

(3)代表: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内容: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A时间:60年代-70年代;B口号:自强;C代表性企业:安庆内军械所 (中国最早的近代军事企业。曾国藩:中国历史上真正"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1861年。1862年,第一台蒸汽机问世,标志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近代化开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最大:曾国藩与李鸿章壮大:1865年,上海);福州船政局(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