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学案第3页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摘自梁启超《李鸿章传》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在通商口岸获得了什么权益?你认为这一权益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权益: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影响: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知识点3 瓜分中国狂潮

5.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其中,英国划分的"势力范围"主要在0(C)

A.山东 B.广西

C.长江流域 D.福建

6.19世纪末,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0(D)

A.俄国 B.日本

C.德国 D.美国

课后巩固提升

1.日本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汉城,又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目的是0(A)

①征服朝鲜 ②侵略中国 ③实现称霸世界的梦想

④帮助朝鲜国家实现独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0(C)

A.辽东半岛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3.美国纽约《世界报》评论:"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野兽。"这揭露了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野蛮暴行是0(C)

A.朝鲜丰岛海面不宣而战

B.镇压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在旅顺对中国居民进行大屠杀

D.出兵镇压东学党起义

4.某班预备排练一部有关《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民众反应的情景剧。下列台词,存在史实性错误的是0(D)

A.失去台湾,东南沿海不会太平了

B.2亿两白银的赔款,咱们的负担又重了

C.日本在中国设厂,经济掠夺加剧了

D.要求加入拜上帝会,推翻清政府

5.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以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