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创新历史人教版必修2讲义:第六单元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Word版含解析
2019新创新历史人教版必修2讲义:第六单元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日渐完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继续发展 1973年经济危机后 缩小 20世纪80年代以后   5.评价

   (1)利: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弊: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④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第三产业的兴起

  (1)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2)地位: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3)作用: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2."新经济"的出现

  (1)背景:二战后,美国一大批新兴产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出现: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问世。

  (3)特点: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4)影响: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

  

  ①[阐释] 凯恩斯主义,或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建立在凯恩斯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②[点拨] 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还是后来的"混合经济",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可能超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这些措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私有制、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和基本的不平等分配关系。正是因为这种调节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以它尽管有用,但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③[点拨] 福利制度的实质

  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家为缓和国内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种代价,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也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