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 课时四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 课时四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学案第5页

现了"新见"。

提示:儒家思想理论:以民为本(民本思想,君轻民贵);保留君主制。新见: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分治);君臣平等。

3.顾炎武

史料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①,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注:①中"口耳之学"指空谈,不切实际的学问。

思考:史料中,顾炎武提倡为学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

提示:目的:经世致用。意义:批判空谈,开朴实学风的先河。

[史论形成] 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异同

(1)相同点

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

②学术思想上: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主张"经世致用"。

(2)不同点

①黄宗羲: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猛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特别倡导实学,积极求真并实践。

③王夫之:哲学贡献大,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

[名家论史] 评价李贽的思想

观点:李贽的悲剧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导读:李贽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要求,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成为反封建的先驱。但在强大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面前,难以形成一股社会潮流,更难以引发一场社会变革。

主题 "萌新"与"承旧"的新儒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