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易错提醒】 

  一战期间的列强侵华

  一战期间,并非所有的列强都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比如,日本和美国都加紧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所以,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是欧洲列强。

  二、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

  1.日本侵华的经济策略方针:通过《国土计划设定纲要》,提出所谓"适地适产主义"。

  2.目的:将沦陷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的战时经济体系之中。

  3.手段

  (1)对沦陷区工矿业的掠夺与控制主要是采取"军事管理""委托经营"等方式。

  (2)控制和垄断了沦陷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对各类物资实行严格管制。

  (3)在沦陷区掠夺大量劳动力,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特别提示】 

  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是其灭亡中国侵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质是变沦陷区的经济为殖民地经济。日本的经济掠夺使沦陷区的民族工业遭受严重摧残。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得以迅速发展;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从正反两个角度说明了帝国主义侵略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民族资本的困境

  1.外国资本的重压:一战结束后不久,外国资本卷土重来,它们凭着雄厚的实力,利用跌价竞争等方法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压力。

  2.本国官僚资本的重压

  (1)官僚资本家凭借手中的权力推行"经济统制"政策,通过统购统销及专卖制度攫取了大量的财富,使民族工业遭受重大损失。

(2)官僚资本不断以资金入股的方式渗透到民族工业中去,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