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公开课《以礼待人》教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公开课《以礼待人》教学设计教案第3页

  都向他学习。

  听了以上故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教师总结: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一个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1.对个人来讲,文明有礼的意义是:它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2.对社会来讲,文明有礼的意义是:促进社会和谐。

  为什么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呢?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8页"探究与分享",思考提出的问题:

  (1)你生活的小区存在哪些不文明行为?这些行为给小区居民造成了哪些影响?

  (2)你对文明小区的期望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作出小结。

  教师总结: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3.对国家来讲,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文明礼仪故事--周恩来】周恩来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凡是与他接触过的人,无不被他的人格、智慧和风度所折服。周恩来(1898~1976)是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兼外交部长,他杰出的外交礼仪修养为全世界所倾倒。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了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他待人很谦虚,但沉着坚定。他优雅的举止,直率而从容的姿态,都显示出巨大的魅力和泰然自若的风度。他从来不提高讲话的调门,不敲桌子,也不以中止谈判相威胁来迫使对方让步。他手里有'牌'时,说话的声音反而更加柔和了......"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回忆录中这样描绘:"他面容瘦削,颇带憔悴,但神采奕奕,双目炯炯,他的目光既坚毅又安祥,既谨慎又满怀信心。他身穿一套剪裁精致的灰色毛料服装,显得简单朴素,却甚为优美。他举止闲雅庄重,使人举座注目的不是魁伟的身躯(像毛泽东或戴高乐那样),而是他外弛内张的神情,钢铁般的自制力,就像是一根绞紧了的弹簧一样。"相反,前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赫鲁晓夫的举止就有损于他自己和前苏联的国际形象。赫鲁晓夫在出席联合国大会时,经常站起来打断别人的发言,甚至当西班牙代表发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