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学案+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学案+Word版含答案第2页

  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工业化阶段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阶段) 第二阶段(稳步发展阶段) 时间 20世纪80年代初至1985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89年 20世纪90年代以后 发展措施 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 引进外资和技术,努力拓展境内融资渠道 在高速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工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工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结果 为工业起步提供了必要的资金积累,形成许多家来料加工装配企业 工业发展的步伐加快,初步形成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特色,建立了以电子、机械、家电、纺织、服装、食品、玩具、精细化工等为主的轻型工业体系 工业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基本上实现了乡村工业化   

  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工业化 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开放政策、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 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加速了农村城市化 大机器生产吸纳大量劳动力,大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现代化的运作模式和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 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温馨提示] "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是我国早期发展开放的形式之一。其主要特征是:"三来一补"不需要投资和购置机器设备,只需要提供土地、劳动力和简易加工场所,所需要的技术、设备和必要的材料由外商提供。中方进行生产后,用生产的产品、其他商品或劳务分期偿还外商提供的设备、技术等的货款。

  

  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1.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1)大量占用耕地。

  (2)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

(3)环境污染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