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10课 梨园春秋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10课 梨园春秋 学案第2页

[知识拓展] 元杂剧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1)元代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杂剧为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并发展。

(2)元代长期停止科举考试,一部分士人学子投身于元杂剧的创作。

(3)元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为杂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4)社会的黑暗反映在元杂剧上,元杂剧出现了许多抨击社会黑暗,讴歌人民的优秀作品。

2.以宋元为例,扼要分析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

提示 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南戏的产生,形成了完备的戏曲形式;元代统治者的民族分化政策推动了元杂剧的产生。

3.对联:"三五人演出千军万马;六七步走遍四海九洲"体现了京剧艺术表演的什么特点?

提示 象征虚拟。

三、"国粹"京剧

1.背景:明清时期,北京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仅是达官贵人的天堂,各地商人也云集于此。为满足他们的需要,四方艺人荟萃一堂,争奇斗艳。

2.形成:清乾隆年间,徽戏剧团三庆班等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徽班吸收了湖北汉调、昆曲、秦腔等多种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

3.繁盛:同光年间。

4.特色

(1)艺术程式: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2)表演艺术: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

(3)艺术手段: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

(4)渲染气氛:用锣鼓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

5.地位:将中国戏曲推向新高峰,被誉为"国粹",在人类文化艺术殿堂上放射着奇光异彩。

[易混易错] (1)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是元杂剧的出现与发展,而不是京剧的形成。

(2)京剧虽然叫"京剧",但它并不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它是以南方的徽调、汉调为主,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而形成,所谓"京剧"是指它在北京形成。

4.

图一 元代杂 图二 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