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第3页

教

计 一、创设情境

  1、你知道哪些名人名言?

  2、教师出示周总理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指名读。

  4、大家想知道周总理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他读书的目的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理请线索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汇报: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概括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可分为几段?

三、学习生字生词

1、教师板书要求学会的字和要求认识的字。

2、学生自由读生字。

3、指名读生字。

4、学生带着以下要求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

⑴ 怎样读准要求学会的字的音?怎样记住要求学会的字的形?通过书中的生词和课外的词理解生字的意思。

⑵ 怎样记住要求认识的字的音?

5、汇报小组学习生字的成果,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汇报要求学会的字:

⑴ 租是平舌音,指导学生读准。"惩"是阳平,强调不要读成上声。

⑵ 引导学生用比较法记忆:租──祖  振──晨  嚷──囊

  ⑶ 通过组词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帝国主义、租界地"的意思。

  ⑷ "凡"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嚷"字右边分上、中、下三部分,这两个字教师边强调边范写,帮助学生正确记忆。

  汇报要求认识的字:

  ⑴ 指名读。

  ⑵ 开火车读。

四、练习朗读课文

五、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二次备课

(方法和手段、改进意见)    板书

设计 租──祖  振──晨  嚷──囊    教学

反思 备注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备课人 使用人 课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深切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激发爱国热情。

2、由文字想象画面,根据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

3、梳理周恩来的立志历程,体会到其志向是经过成熟思考而确立的。

4、对读书的目的展开讨论,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产生确立志向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周恩来的立志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