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考案》历史高考一轮总复习【人教版】教师用书:第4单元 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新考案》历史高考一轮总复习【人教版】教师用书:第4单元 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考点 1840年至1900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2018·全国文综Ⅰ,28)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解析】材料反映了在日本的蛊惑下,欧美舆论倒向日方--认为日本对清朝发动战争是文明对野蛮,有助于解放"愚昧、专制和独裁"下的民众,而清政府却对此无动于衷,这说明清朝统治者愚昧无知和缺乏近代外交理念,故C项正确;日本的舆论宣传策略使欧美舆论倒向日本,这只能说明西方媒体的宣传对甲午中日战争有一定的影响,但"左右了战争进程"的说法是错误的,故A项错误;日本的舆论宣传策略是为其侵略中国服务的,反映了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随着国力增强,加紧对周边国家进行侵略和征服,并非"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西方媒体鼓动中国人民进行反对清政府的民主革命,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8·全国文综Ⅱ,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可知,中国受到了近代外交观念的影响,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答案】D

3.(2014·全国文综Ⅱ,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维新派的目的。康有为认为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故其主张易服主要是为变法营造社会氛围。故选B项。A、C两项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不能武断地说长袍马褂代表守旧势力,排除D项。

  【答案】B

一 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②主要原因:清政府腐败落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③直接原因: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战争。

  (2)过程

  ①开始:1840年6月,英军侵入广东海面挑衅。

  ②扩大:1841年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③结束: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

  (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