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 人教版必修三 ::第五章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 人教版必修三 ::第五章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学案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教材P88思考]

  1.工业化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劳动力价格较低。

  2.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移至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或地区。

  3.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4.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其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庞大的打工族(包括农民工);其二,处于政策要求,如纺织工业。

  [教材P89(上)思考]

  1.优越的区位条件方便交通,良好的工业基础便于工业联系,都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2.从多方面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配套服务质量,制定优惠政策条件等。

  [教材P89(下)思考]

  1.汽车的生产虽然已经实行了全球化,但是由于整车运输不便,并且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对进口汽车设置关税壁垒。所以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2.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有利于推动汽车销售,使我国的汽车市场具有广阔的潜力,对跨国汽车公司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教材P90~91活动]

  1.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依赖于国际石油而建立起来的日本重化工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相应提高,从而削弱了日本重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日元的大幅度升值,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提高。例如,同样的日本产品,如果原来在国际市场上卖1美元,日元升值1倍后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就达2美元。所以,以国际市场为依托的日本传统产业只好纷纷向海外转移。

  3.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发展需求,国际市场上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同类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所以,日本企业在其国内发展的空间很小。

  4.劳动力价格高反映为产品的价格高,而劳动力数量又满足不了企业进一步扩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所以,日本从事传统产业的国内企业生产受劳动力价格和数量的双重制约。

  5.促进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部和海外扩展。

  6."技术立国"的政策明显对传统产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生产要么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这需要大量的投资),要么转向海外。

[教材P92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