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案第2页

【师生互动】

师:在介绍洋务运动的背景时,课本上谈到清政府"内外交困"。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他的含义。

生:内困指的是发生于1851年的太平天国起义;外困指的是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再次战败,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师:面对空前严重的统治危机,清政府内部出现分化,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清朝官员主张向西方学习,通过自强求富来维持清朝的统治,人们把它们成为洋务派。他们发起了一场旨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洋务运动。口号是"自强"、"求富"。

【设问】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哪些重要的企业呢?(由学生依据课本回答)

【展示课件】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是湖南湘乡人,道光年间中进士。1853年初为对抗太平天国革命,以在藉侍郎的身份在湖南家乡办团练,很快扩编为湘军,因灭太平天国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是洋务运动在地方的主要代表。

李鸿章,安徽合肥人,清末大臣,洋务派和淮军的首领。投曾国藩为幕僚,1861年编练淮军,调上海,共太平军,升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提倡"自强"、"求富",开办近代军事工业,设立江南制造局、开平煤矿等,建立北洋舰队。

【设问】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采用机器大生产。

师:正因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采用机器大生产的方式,所以我们把洋务运动看作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探索。

【探究】依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讨论洋务企业的性质。

【学生讨论】学生分为两组,展开讨论。

【教师点拨】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严重的依赖性,实际上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一种复杂混合物,是封建官办企业向资本主义企业转化的过渡形式。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带有明显的封建性。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呢?

【播放视频】《走向共和》片段:慈禧要修颐和园风光地过六十岁生日,李鸿章担心日本扩充海军渐成威胁,想加强北洋水师的实力,设"海防捐",又赵洋人借钱,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只得搞了一次令人心酸的演习。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受命签订《马关条约》,在日本遇刺大难不死,但从此背上了汉奸的恶名。

【观后学生回答】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清朝官员的贪污成风,聘请的一些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使企业难以发展。

【教师补充】除此之外,洋务运动还遇到以来自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的阻挠。总之,由于洋务派的阶级局限性,他们只要求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并不想变革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探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成败。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没有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这是其失败之处。但洋务运动也有成功之处,如它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等等。

教学反思 组织学生运用分组讨论、辩论等方法认识洋务运动,学会从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