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三维设计浙江专版选修3-1:第二章 第3节 欧姆定律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三维设计浙江专版选修3-1:第二章  第3节  欧姆定律第3页

比较项目 I= R= 意义 欧姆定律的表达形式 电阻的定义式 前后物理

量的关系 I与U成正比,与R成反比 R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不随U、I的改变而改变 适用条件 适用于金属导体、电解液等 适用于计算一切导体的电阻   

  

  [典例] 若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0.4 A。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是多大?

  [思路点拨]

  (1)导体的电阻不随导体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2)理清导体两端原来的电压与后来的电压之间的数量关系。

  [解析] 由欧姆定律得:R=,电压变化后有:R=,解得I0=1.0 A。电压加倍后同理可得R==,所以I2=2I0=2.0 A。

  [答案] 2.0 A

  

  

  (1)欧姆定律I=仅适用于金属导电及电解液导电。

  (2)对R=,R与U、I无关,导体电阻R一定时,U和I成正比,R=。    

  

  1.关于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C.通电时导体才有电阻,不通电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D.比值反映了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

解析:选D 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性质决定,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选项A、B、C错误;比值为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选项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