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二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
人教版(新)二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第3页

一、复习回顾:

按要求摆一摆,说一说。

1、把15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

学生动手摆,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

2、15根小棒,每5根分一份,可以分几份?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二第3题。

学生用学具代替风车摆一摆。

同桌互相说一说。

2、练习二第4题。

把24根香蕉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根。

把24根香蕉平均分给8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根。

3、练习二第5题。

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你能帮小熊分分看吗?

4、练习二第6题。

5、练习二第7题。

有15个木块。

  (1)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 )个长方体。

  (2)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 )个木块。

  6、练习二第8题

  先数一数,再填空。

  7、小练习册第7页"我会判断"和第8页"我能行"。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二

通过对比练习,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两种含义。

第3题可以让孩 子们通过连线的方式直接在图上进行平均分在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述。

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教学后记:今天对平均分又进行了一节练习课,通过这节课孩子们再次动手摆小棒分的过程,体会到平均分的 过程,并能正确的表述分的过程,但是尽管是在小棒的辅助下,有两个孩子还是分不清楚两个一份和平均分成2份的意思,理解还是比较的慢,所以还是要多练习,加强对平均分的理解,为后面的除法做基础。

  第二课时: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过程与方法:

  经历除法含义与除法算式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动手分竹笋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