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一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一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Word版含答案第5页

  皱(向斜、背斜)、断层。

  (2)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特别注意向斜谷、向斜山、背斜山、背斜谷、断块山均为地貌类型。

  【联1】 (1)"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对于复杂的褶皱,不能仅从地表形态上区分,而应根据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及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

  (2)背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水事故。

  【注4】 断层和断裂的区别

  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不能算作断层,而仅为断裂。

  【记1】 (1)地垒和地堑

  

  (2)断层形成的构造地貌

  ①上升岩块形成断块山;

  ②下降岩块形成谷地、洼地;

  ③断层崖形成陡崖。

  【联2】 各种外力作用互为条件、密切联系、共同作用、塑造地表,其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注5】 流水、风力与冰川堆积地貌的差异

  (1)从地表形态看:流水堆积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总体比较平坦,而冰川堆积地貌多呈波状起伏。

(2)从堆积物质上看:流水堆积和风力堆积的物质分选性较好,往往是颗粒较大、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