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二 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二  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学案第2页

  想界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4)军事上,中原各国为争夺土地和人民常常混战,通过兼并战争,开始出现局部的统一。

  (5)民族关系上,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战争的进行,各族人民迁徙往来,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所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二、取信于民,立志变法--商鞅变法的条件

  1.秦国国君的大力支持

  (1)秦献公立志改变长期落后的状况,进行了初步改革。

  (2)秦孝公继承其父遗志,向全国发布"求贤令",大力支持商鞅变法。

  2.商鞅个人的才能和主观努力

  (1)商鞅尤其喜欢"刑名"之学,对道家、儒家学说也都很精通,对社会时局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2)商鞅极力游说秦孝公并在朝廷辩论中宣传变法思想。

  (3)采取立木取信的方式获得老百姓的信任,并对破坏新法的人予以严厉打击。

  [学习思考2] 阅读教材P17"学习思考",思考: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刑名"之学?

  提示 建立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一套法家学说。

  三、强国之术--商鞅变法的内容

  1.商鞅变法的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2.中心措施:发展农业和厉行"法治"。

  3.具体措施

  (1)第一次变法:公元前356年。

  ①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②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③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

  (2)第二次变法:公元前350年。

  ①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度。

  ②推广县制: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县制。

  ③统一度量衡:新法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颁行了标准度量衡器。

  ④"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禁止私下里的请客行贿之风,禁止父子兄弟共居,推行家有二男则分户的"分异"令。

  [深度点拨] 县制推行的重大意义

县制的确立,彻底摧毁了旧贵族赖以抗衡王权的物质基础,为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