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教案第2页

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等特征。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的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过渡】不仅如此,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也长期走在世界前列。

1. 中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科学技术中独树一帜

【课件】精美科技图片

  问题:同学们一定了解不少中国著名的科学技术,你能说出对它们的印象吗?

(师生互动)

【总结】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长达两千多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过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表现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上,还表现在不同区域文化上。

【板书】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课件】精美区域文化图片

(指导学生看书68页 相关链接)

  问题:看了材料,你能说说二者的差异吗?

(师生互动)

【总结】吴越文化:典型的水乡文化,流动性和开放性强,"水性使人通"。滇黔文化: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内敛性强,"山性使人塞"。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各地区受到不同的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不同区域的特色文化。

【过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表现在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上。

【板书】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课件】精美的少数民族文化贡献图片

  问题:少数民族文化的贡献是什么?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各民族文化的地位、关系是什么?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意义是什么?

(师生互动)

【总结】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文化的骄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