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原创教学《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教学设计教案
免费下载原创教学《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教学设计教案第3页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1知识回顾:

欧姆定律的复习:

1.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 =

◆2复习引入:

  在物理实验中将一个10 的定值电阻连入电源电压为6 V的电路中,求通过这个电阻的电流是多少?

  解:根据欧姆定律I ===0.6 A

  问题:若电阻串联或并联后接在电源上,电路中的电阻、电流如何改变呢?   

  

  

  

观察、

思考、交流   

  

  

  

  

  

  

  从学生熟知的问题入手来分析,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有亲切感,乐于探究。 二、探究新知   例题:如图所示,R1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电阻串联后接在电源上,已知R1=10 Ω,若滑动变阻器此时阻值R2=50 Ω,电源电压为6 V。则:

  (1)电路中的总电流是多少安?

  (2)若滑动变阻器阻值R3=20 Ω,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安?

  分析:如图所示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I1=I2

  总电压等于分电压之和:U=U1+U2

  根据欧姆定律:U1=IR1,U2=IR2

  解:两个定值电阻串联后接在电压为6 V的电源上,

  (1)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相等的,

  R=R1+R2=10 Ω+50 Ω=60 Ω

  I===0.1A

  (2)若R3=20 Ω,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

  ∵R'=R1+R3=10 Ω+20 Ω=30 Ω

  ∴I'===0.2 A

  结论:

  (1)串联电路中通过某个电阻的电流或串联电路的电流,等于电源两端电压除以总电阻;

  (2)当串联电路中的一个电阻改变时,电路中的电流及另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都会随之改变。

  例题:如图所示,R1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电阻并联后接在电源上,已知R1=10 Ω,若滑动变阻器此时阻值R2=40 Ω,电源电压为12 V。则:

  (1)通过R1的电流及电路中的总电流是多少安?

  (2)若滑动变阻器阻值R3=20 Ω,则通过R1的电流及电路中的总电流是多少安?

  分析:

  如图所示在并联电路中,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U=U1=U2

  根据欧姆定律:I1=,I2=

  解:两个定值电阻并联后接在电源电压为12 V的电路中,

  (1)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相等:U=U1=U2= 12 V

   I1===1.2 A

   I2===0.3 A

   I=I1+I2=1.2 A+0.3 A=1.5 A

  (2)若R3=20 Ω,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是:

  U=U1=U3=12 V

  I1===1.2 A

  I3===0.6 A

  I'=I1+I3=1.2 A+0.6 A=1.8 A

  结论:当并联电路中的一个支路的电阻改变时,这个支路的电流会变化,干路电流也会变化,但另一个阻值不变的支路的电流和电压都不变。

三、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1.串联电路的特点:

(1)I=I1=I2=I3

(2)U=U 1=U 2=U 3

(3)R=R 1+R 2+R 3

若等值电阻串联:R=nr(n是电阻个数)

(4)串联电阻相当于把导体加长,越串总电阻越大,总电阻总大于各串联分电阻。

(5)串联电路I相同,串联电阻正比分压。

2.并联电路的特点:

(1)U=U1=U2=U3

(2)I=I1+I2+I3

(3)=++

若等值电阻并联:R=(n是电阻个数)

(4)并联电阻相当于把导体加粗,越并总电阻越小,总

电阻总小于各并联分电阻。

(5)并联电路U相同,并联电阻反比分流。   

  

  

  

  

  

  

  

  

  

  

思考、

回答

  

  

  

  

  

  

  

  

思考、

解答

  

     

  

  

  

  

  通过教师的问题设置,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已学知识推进课程,使教学进程层层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