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7《诗经》两首(1)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7《诗经》两首(1)学案第2页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

  【解析】 B项,应为"比"的手法,以斑鸠贪吃桑葚比喻女子沉迷爱情。

  5.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是(3分) ( C )

  A.何以知之? B.何陋之有?

  C.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解析】  C句,属于正常语序,无宾语前置现象。

  6.对下面一段话中画线部分进行改写。要求:①以"儒家学者"为开头。②不改变句子的原意,但语序可变动。(5分)

  《诗经》从一开始,尽管还没有赋予它以儒家经典的意义,人们还习惯地称它为"诗三百",但它的本来面目就逐步被儒家学者掩盖、断章取义、歪曲篡改,被拿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

  答:儒家学者拿《诗经》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逐步掩盖了《诗经》的本来面目,对它断章取义、歪曲篡改。

  【解析】 以"儒家学者"为开头,即以"儒家学者"为主语重新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改写时务必注意语言表述的连贯。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古代的学校没有如现代学校般严格的学制,亦没有__①__。在科举制度没有形成的隋唐以前,官学一般只是定期举行考试,__②__,不中者亦可留校继续学习,下次再考。隋唐以后,官学虽然开始对学生的年龄和学习年限作出了一定限制,使少部分监生可以在学满一定年限后直接候补为官,然而对大部分读书人来说,科举考试才是他们进入官场的必经之途。因此,__③__,他们才算是真正"毕业"。

  【答案】 ①固定的"毕业"期限 ②考中者授予官职 ③直到科举取中之时

  二、提高阅读能力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8~11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