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敕勒歌》教案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敕勒歌》教案第2页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1.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听一遍)

2.指导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什么?(课件出示问题,生答,然后归纳,利用课件出示答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师生共同朗读一遍。

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两分钟)

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5.汇报朗读: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三)重点分析:

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  

 (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师: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苍苍   及时板书)

师:还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啊?(生:茫茫   及时板书)

师: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么样?

生:很大、望不到边等    顺势总结板书:辽阔无边

还能看到什么?    牛羊  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

草怎么样?  茂盛  牛羊怎么样?  肥壮  板书:茂盛肥壮                  

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天高地阔  辽阔无边    热爱家乡的情感

诗中将天空大地,用与牧民们日日相伴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