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A版政治选修二讲义:专题2 3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A版政治选修二讲义:专题2 3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产业资本从它的某一形式出发,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实现价值增殖,再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

  2.资本周转:生产周期的长短、企业内部管理状况、市场供求状况以及生产资本的构成,都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3.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国民经济的发展要顺利进行下去,客观上要求不同部门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判一判] 资本周转速度快慢与剩余价值总量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  )

  提示:错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可以增加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

  三、剩余价值的分割

  1.剩余价值本来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当它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2.商业利润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3.利息是资本家为了获得借贷资本的使用权而让渡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4.银行利润实质上也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未必全部归其所在企业的资本家所有,它要在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之间分割。

  5.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利润和土地所有者获得的地租都来自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也就是说,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分割。

  [想一想] 一般来说,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在哪些资本家之间分割?

  提示: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

  四、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1.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2.剩余价值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对工人认清自己的地位、提高阶级觉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